Search


【聽證徒具形式,強拆將成事實】
 
內政部都委會昨天審議通過新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聽證徒具形式,強拆將成事實】
 
內政部都委會昨天審議通過新竹市「公道三」道路開發案。接下來,當地居民將面臨土徵程序,迫遷在即。
 
消息傳來時,覺得憤怒又沈重,不知如何向照片中的鄭大姊,及所有兩年來共同奮戰至今的居民們交待。
 
「公道三案」是召開聽證的第一個案件。內政部怎麼處理本案,也牽涉到之後類似的案件將怎樣被處理,浮濫徵收、迫遷的事件是否還會持續發生。
 
但很遺憾地,這個「聽證」處理的結果令人失望。一個沒有實質結論的聽證總結,竟然可以成為都委會作成決議的依據。「公道三」案通過審議,也等同宣告了內政部聽證制度的死亡。這不過又是一個為地方政府開發背書的工具。
 

內政部長葉俊榮一直相當引以為豪,說這是全台第一個舉辦聽證會的案件。
 
但事實上,整個聽證會的過程中,不但事前預備會議充滿瑕疵,使得雙方的武器根本不對等(可參考我下方的投書);整個聽證會的過程中,市政府提出許多先前未提示過的證據,連主持人都無法判斷真偽;會議結論更是沒有針對任何一個爭點作出釐清,只是議而不決。這樣的聽證結論,我們無法理解都委會是要如何將它做為審查的依據。
 
林智堅市長在臉書貼文中,一再表示本案經過市府團隊日夜的奔走,已無爭議。但事實上,在聽證會上,市政府一再用似是而非的理由來迴避不贊同方的諸多質疑。
 
針對交通議題,爭議的關鍵是:
 
究竟市府為何不使用2010年時被評為「最佳方案」的「彎道方案」?該方案可以少拆40戶民宅、節省2億經費、且可以使用大片無爭議的公有地。在上次都委會中,委員要求市府應該重做相關的評估。
 
聽證會上,面對我方的質疑,市府一律用「對方沒有引用106 年鼎漢公司的最新數據」來回應。但事實上,所謂的「最新數據」只針對現行路口車流量和道路服務水準做調查。過去的評估報告中,至少做了公道三未來車流量的預估、新竹生活圈的旅次分析,以及現行方案與替代方案的成本效益估算。但這些關鍵數據,最新的評估卻都避重就輕,完全沒有更新數據。這才使得當不贊同方使用 100 年期末規劃報告中的數據作為論理基礎時,雙方根本牛頭不對馬嘴。
 
缺乏關鍵更新數據,爭點自然無法被釐清。所謂的「聽證總結」,竟然也不過就只是陳列這種「爭論」,就將資料呈遞都委會,而不是進一步調查證據。
 
針對住戶被徵收的意願,新竹市政府一再強調有九成以上的居民已經同意拆遷。但根據市府的拜訪紀錄,其實有高達 74% 的住戶是被歸類在「可接受(含無意見)」,「贊同戶」只有 14%。
 
什麼叫做「可接受」?這裡面包括了許多住戶是出於無奈同意,其中更有人是因為資訊不清而勉強接受。
 
最經典的案例,就是在聽證會上,「贊同方」代表一再說願意接受市府新開出的「一坪換一坪」條件。但事實上,根據市府自己提出的安置方案,「一坪換一坪」根本是謊言,白紙黑字寫著的就是以地易地後,許多住戶將面臨換得坪數縮水的狀況;尤有甚者,還有同意戶是在我們現場詢問之下,才發現市府「安置計畫」中的「租金補貼」根本還在尚未定案。市府也現場才坦承他們還在研議。
 
甚至,在聽證會的協調中,有三位住戶表示,聽我們說明,他們才知道原來有替代方案可以避免被拆遷,先前是迫於鄰里壓力才勉強接受市府的補償方案。目前這三位住戶也都轉為列名反對方。
 
這種種案例,都證明所億「可接受」、甚至「贊同」,是奠基在怎樣資訊不對稱的基礎下。
 
所謂「九成同意」的背後,到底有多少是無奈、被迫,以及不了解。市府又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做了完善的溝通?
 

公道三案接下來還要經過土地徵收的審查程序。但依照往例,土徵小組的審議徒具形式,居民將面臨更大的迫遷壓力。
 
「真的很不好意思,我們盡力了。」
 
審查結論出爐後,我在群組跟照片中的鄭大姊致歉。一想到她的家很快就要面臨強拆的命運,真的很難過。
 
鄭大姊民國 76 年搬到這裡,80 年就接到房子要迫遷的通知。過去這二十多年來,每過一段時間都有公文來說要徵收了,一顆心就這樣懸著,擔憂害怕家園隨時可能被拆。她的公婆一直煩惱「不知道要住哪裡?」煩惱到得高血壓相繼在一年內過世,剩下一群人從年輕抗爭到老年,也沒有能力繼續再賺錢。
 
想到之前訪問鄭大姊,她說自己年輕白手起家,好不容易才買了這間房子,也對這個家有感情,不是政府賠償多少就一定要拆。每七年就來一次徵收的傳聞,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下,「精神上的痛苦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。」
 
這時群組傳來鄭大姊的回應:
 
「我知道你們盡力了,辛苦你們了!我們雖然只有 9 戶,但是一定奮勇捍衛自己的家園!千萬不要放棄弱勢的公道三小老百姓!勢必抗強權到底!」
 
我看完無語。很久沒有這麼想哭。
 

公道三只不過是眾多迫遷案的冰山一角。
 
經過住戶和團隊不斷地奔波,好不容易才爭取到首次聽證的機會,大家都寄予厚望。如今卻換來這樣的結果,令人相當失望。
 
我們要問:究竟蔡英文政府要如何確保未來土地徵收所有權人的權益能被保障?
 
《都市更新條例》現在正在立法院審查。內政部長葉俊榮口口聲聲說「聽證制度」可以保障人民權益,但如果聽證竟是毫無效用的聽證,這樣的說法不是謊言又是什麼?
 
案子還沒結束。時代力量新竹黨部會陪住戶、陪新竹走到最後。也請各位關注後續的發展。
 
努力為生活打拼的善良百姓,不應該是都市開發的祭品。
 
 
----

新竹「公道三」開路拆76戶 居民質疑:有公有空地不走?
https://www.civilmedia.tw/archives/65128

新竹「公道三」開路拆民房、倉促聽證? 居民要求給時間釐清爭點
https://www.civilmedia.tw/archives/72617

致內政部長葉俊榮:聽證制度的觀察與反思
https://goo.gl/wtSEZK

新竹公道三都計案聽證紀錄
https://goo.gl/KNgWzk

新竹公道三都計案聽證總結
https://goo.gl/3GGC3W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時代力量新竹市第十屆市議員。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行政碩士。致力於【監督市政,整頓交通】。專業肯拚,但不失對人的溫柔;熱愛台灣,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。
View all posts